望潮
台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
“嘭,嘭,嘭……”12月22日,农历冬至,三门祭冬大典在亭旁镇杨家村拉开序幕。
凌晨6时15分,随着礼炮点燃,锣鼓起、人声响,主祭人和众陪祭踩着鼓点登上祭台,朝着四方天地叩首。
三门祭冬,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,是流传最古老、保存最完整的三门民俗文化之一。在冬至日这一天,当地人会举办按照习俗,举行拜天、祭祖、祝寿、老人宴等仪式,以此迎接新年、庆贺丰收、感恩尽孝。
2016年11月30日,“二十四节气”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,“三门祭冬”作为其代表性项目,声名鹊起。这不仅打破了台州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零的突破,也让这场神秘而古老的祭冬仪式再次亮相于世。
亭旁镇杨家村的祭冬活动,是三门祭冬规模最大、程式最完整、传承最完好的,杨家村也成为本次三门祭冬大典的主场地。
祭冬大典开始的前一天,由百余位杨家村村民组成的取水队伍就前往大龙岭的高山龙潭取水。为表虔诚,来回近3个小时,全程徒步。
祭冬仪式也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俗制度。拜天主要由主祭朝东、南、西、北对天叩拜,然后三拜九叩,读祝感恩。祭祖时,要在喝礼人指引下,分辈分,分批次进行叩拜。叩拜前每个人都要先洗手,洗手的水就是去龙潭取的水。洗手之后再跪在长命草席上,三跪九叩。抬手、跨步、低眉、弯腰,非常有礼节,也很有深意。将近两个小时,祭冬大典的主要流程结束,据悉,村里还按照习俗,给2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,每人分了5斤的猪肉,还安排了老人宴、冬至戏等。
“我们每年都要举行祭冬活动,筹备时间在一个月上下。”杨家村党委书记杨甫青告诉记者,二十四节气始于冬至,祭冬所要传达的是迎接新年、庆贺丰收、感恩尽孝的含义。
祭冬,这不单是一个仪式,也是一次族人团圆的大会。当天,来自杭州、宁波及我市天台等地300多位族人也赶来参加祭冬活动。
昨晚,宁波奉化石进村杨飞军和村里20多位杨姓乡亲们,冒着严寒,专程赶到杨家村,参加这次祭冬活动。杨飞军说,杨氏祭冬活动,历史悠久,我们每年都会组织村里族人参加活动,除了表达对先祖感激之情,更多的是祈求国泰民安,人们幸福安康。
天台福溪街道花桃村杨有才告诉记者,得知这次祭冬消息后,许多原在江苏、杭州经商、工作的天台杨氏族人也赶回家,参加一年一度的祭冬活动。“三门祭冬作为世界非遗,我们杨氏有责任、有义务,传承这一重要节日习俗,把这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。”
据了解,当天,除了杨家村,这样热闹庄严的祭冬仪式也在三门海游街道悬诛、金叶村、海润街道祁家村等地“上演”。
编辑:张聆听
审核:陶宇新
监制:林学富